國臺圖臺灣學講座 日治時期臺灣近代詩壇的多元開展
2025-04-28
國立臺灣圖書館(以下稱國臺圖)為推廣臺灣學,日前舉辦「臺灣學系列講 座」,邀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張詩勤老師,以「1930 年代 台灣近代詩的多元開展:日治時期的普羅詩、民眾詩與現代主義詩」為題,帶領 民眾深入探索臺灣近代詩的豐饒面貌。
張老師以「近代詩」的詞意出發,闡述五四運動時的「新詩」或帶有西方詩 學意涵的「現代主義詩」,「近代詩」更能貼合臺灣的歷史脈絡,並借鑑日本近代 詩的發展,呈現當時臺灣詩人以日語創作的語境,並強調 1930 年代是臺灣近代 詩發展中極為關鍵且複雜的時期,詩人們不再滿足於大正時期淺顯直白的口語 自由詩,轉而追求內容與形式上的創新突破。
講座中,老師介紹當時由臺灣人及在臺日人創辦的文學雜誌,並援引已故院 士曹永和的臺灣島史觀,將臺灣視為一個文藝競逐的場域,納入不同族群詩歌創 作進行討論。隨後深入剖析 1930 年代臺灣詩壇的三個主要詩歌流派:普羅詩、 民眾詩與現代主義詩,依序講解各自的思想源流、文藝主張與詩歌創作,共同和 讀者大眾分享珍貴的詩歌史料。
這場講座不僅讓聽眾對臺灣近代詩有了重新認識機會,也引發大家重新思 考臺灣研究中未曾耳聞的詩學脈絡,思考 1930 年代臺灣歷史裡,不同詩派相互 構成與競逐的文藝場域,展現多元並置的文化風貌。 國臺圖將於 7 月 5 日,邀請臺大藝術史研究所邱函妮副教授,主講日治時 期臺灣美術的研究成果,歡迎各界踴躍參加